地安门,地安门在哪个位置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安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地安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地安门是什么地方?
北京地安门位于西城区东部。在北京旧城中轴线北部,元大都皇城北门厚红门(元代皇城城门俗称红门)之北。为明、清皇城北门。永乐十五年(1417)营建北京城时重建皇城,在元大都皇城基础上将南、北、东3面城墙稍向外移,北门称北安门,有沿袭元代名称称厚载门,俗称后门。门内大道两侧有内官监、尚衣监等官署及安乐堂(官员及太监看病取药之处)等建筑。
清代基本沿袭明制。清顺治元年(1644)改称地安门,与皇城南垣的天安门南北对应。门内大道两侧有米粮库、油漆作、花炮作等机构。为便利交通,分别于1913、1923将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拆除。50年代将地安门拆除,并辟为路。地安门后演化为地片名,泛指地安门东、西大街,地安门内、外大街相交十字路口附近。东属东城区管界;西属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与北海地区,属西城区厂桥街道办事处辖域。北端至鼓楼,南端为景山。
地安门为传统商业街区,地安门外大街自元代起即为著名的商业街,今有马凯餐厅、地安门百货商场、地安门电器商场、地安门药店、地安门新华书、地安门副食商场、天津狗不理包子铺、合义斋等各种店铺数十家。有火德真君庙、旧式铺面房、后门桥、广福观(山门)等市、区文物保护单位。
地安门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皇城正门称天安门(明称承天门),东称东安门,西称西安门,北称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因为是皇城的北门,凡为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多要出地安门,亲祭地坛诸神时也出地安门。1954年底,为了疏导城市交通将地安门拆除。
地安门有什么典故吗?
地安门以前被列为禁地,不允许普通百姓出入。
根据前朝后市的古制,地安门成为了商贸活动中心,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但是,皇城之内为皇上宸居,诸王可以在内城居住,而汉官大臣是绝对禁止的。以前,地安门外立有一座石碑,上面写道"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如果有谁跃马扬鞭而过就会被视为欺君之罪。因此,地安门就成为***与民间俗世的分界线,普通百姓只能望门兴叹。
地安门当年是八旗的哪一旗?
清朝北京内城的镶黄旗西至地安门大街、旧鼓楼大街一线,东至东城垣,北至北城垣,南至宽街、府学胡同、东直门大街,在北京城东北隅。其南与正白旗接壤。安定门在镶黄旗范围内,东直门是镶黄旗和正白旗分界线。
顺治元年,也就是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以北京为首都入主中原。之后***被发到外城,内城分成九个部分,分属皇城和八旗。因此清朝的北京城,是被称之为“北满南汉”,或者“内满外汉”。
正红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自马状元胡同东口外大街向南,至大市街羊肉胡同东口,与镶红旗接界;
镶红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自羊肉胡同向南至瞻云坊,与镶蓝旗接界;
镶蓝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自瞻云坊至宣武门,由金水桥向西至大城根。
其镶黄、正黄二旗之前锋参领等以地安门为会集之处,正白、镶白二旗之前锋参领等以东安门为会集之处,正红、镶红二旗之前锋参领等以西安门为会集之处,正蓝、镶蓝二旗之前锋参领等以天安门为会集之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安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安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qoyqls.cn/post/7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