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炮台,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沽口炮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沽口炮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大沽口炮台战斗中清***是否曾使用俄国雇佣军?
没有吧,好像没有材料介绍大沽口战役有俄国雇佣军参加。
大沽口附近发生的战役有四次,前三次都是发生在第二次***战争时期,第四次是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对大沽口进行炮击,清军发炮反击,杀伤联军近百名,直隶总督谭廷襄逃亡,使守军孤立无援,清军守军大都战死,大沽口南北炮台被英法联军占领,5月26日,英法联军抵达天津城。
1859年6月25日,英法联军第二次攻击大沽口,清军发炮反击,击毁了4艘联军军舰,当晚英法联军逃走。
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第三次进攻大沽口,清军在浴血奋战后溃败西撤入天津城,大沽口被联军占领。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展开第四次大沽口之战。侵略者要求天津总兵罗荣光交出大沽口炮台,罗荣光慷慨陈词:“人在大沽在,地失血祭天”随后侵略者以沙俄海军首领为领导展开进攻,清军浴血奋战,击毙击枪二百多名侵略者,击沉击伤6艘军舰,但后因为兵力悬殊弹尽粮绝,大沽口炮台陷落。天津总兵罗荣光与近千部下英勇殉职。
对于清军中有沙俄雇佣兵的说法来源于第二次大沽口战役,这次战役中清军炮击精准率比以前高很多,在加上之前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使一些人联想到清军中有沙俄雇佣军。我觉得清军中是没有沙俄雇佣军的。
这个问题我之前在悟空问答里提了,没有通过,就是想了解真实的情况,因为大学里老师还专门让我们去图书馆翻阅书籍,了解下情况。据我所了解的,大沽口炮台战役里有四次,很有可能在第二次战役的时候清***是得到了俄国雇佣军的帮助的。
我们先来看看哪四次战役?
1858年第一次大沽口战役;主要由英法联军发动,他们率联军2700余人、舰船26艘抵达大沽口,提出了一系列无理的要求,后来咸丰皇帝派钦差大臣谭廷襄前去谈判,无果,后英法要求清军放弃大沽口,清军誓死抵抗,最终谭廷襄却逃跑,大沽口第一次失陷。这一次并没有提到过任何关于俄国雇佣军的信息。
1859年第二次大沽口战役;这一次是英法美,他们先后拒绝清***上海换约以及北塘换约的要求,非要由大沽口入天津进入京城换约,还要求清军撤掉大沽口的防御,双方商量无果,英军率先攻打大沽口,这一次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一次由僧格林沁带领军队,再加上前车之鉴,防御加强,联军并没有捞到好处,损失惨重的英国士兵事后说清军队伍里面有俄国人,因为他们听到了俄语“开火”、“火药”等词语,确定不是清军发出的声音。
(雇佣军)
这也并不是不可能,在这之前的1856年俄国和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了,后又和清***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因此他们是存在敌意的,清军私下联系俄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不过据说要俄军帮助的代价是“黑龙江北的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这也是《中俄瑷珲条约》的俄国要求,这些当然也只是猜测,但却和推理一样,逻辑很清晰,也能说服他人。
1860年第三次大沽口战役;英法联军直接占领北塘,对北大沽口炮台发起进攻,清军连夜奋战,面对强有力的进攻清军守台将士全军覆没。而南炮台的驻军僧格林沁自己也逃走了,留下恒福,后恒福投降,大沽口再一次沦陷。要提到的是这次清军不但没有俄国人的帮助,反而法国还带来的印度殖民地人和非洲雇佣军共2500多人。
1900年第四次大沽口战役;也就是八国联军入侵大沽口,此时清军总兵罗荣光誓死抵抗,与大沽口共存亡,侵略军在沙俄海军将领海尔德士布莱特的领导下发起进攻,短短六个小时的时间(因为清***的不抵抗政策,没有后援),守台将士全部牺牲,罗荣光殉职。这一次的八国联军主要有英、法、德、俄、美、日、意、奥,所以这一次清军是不可能雇佣俄国雇佣军的。
(俄国代表没有参与拍照)
【羽评历史,欢迎关注】
为什么八国联军要拆除天津的大沽口炮台?
天津是北京屏障同时也是拒京师最近的出海口,扼守渤海湾,战略位置不言而喻。拆除大沽口炮台使中国渤海湾成为不设防海域,从而把北京至于八国联军眼皮底下,清军也再不敢轻举妄动。本质个人觉得是帝国主义从战术动作到战略思想把中国完全殖民化。
八国联军要拆除天津大风口炮台原因可能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英法联军1860年在天津大沽口炮台保卫战当中,吃过中国军队的亏,大沽口炮台作为进京的重要咽喉要道,是英法联军进京的最佳捷径道路,天津大沽口炮台就是八国联军进京最要命的咽喉要道,因为清朝为了保护北京首都不落入敌手,在天津大沽口布置重兵,把手天津大沽口炮台,抵挡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大沽口炮台给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带来了很多麻烦,或者给八国联军造成的重量的伤亡与损失,使八国联军在战后恨得咬牙切齿,在迫使清***签订辛丑条约之后,要清***拆除天津大沽口炮台的所有设备以了及撤离天津到北京之间驻军条件为签订条约的版本,就是为以后侵华战争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天津是京师的门户,一旦天津失守,那么京师将危矣。而大沽炮台位于天津的海河南北两岸,俗称“津门之屏”。这里是从海上进入京师的最便捷通道,只要大沽炮台沿线掌握在清军手里,那么可以确保京师免受来自海上的威胁。
大沽口从明代开始设防,清代修筑炮台,置大炮,设施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以“威,镇,海,门,高”为主体的完整防御体系。近代,随着外国列强对华侵略,大沽地区成为北方的军事要地。当时就有南有虎门,北有大沽的说法,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座重要的海防屏障。
近代义和团运动兴起,竖起扶清灭洋的大旗,列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联合起来干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几十艘军舰屯兵大沽口,企图从大沽口登陆,通过陆路和水路向京师进军,但是遭到清朝大沽炮台守兵的抵抗,清军共击伤击沉敌舰6艘,毙伤敌军200余人。后来守将罗荣光中弹牺牲,清军失去指挥,大沽炮台失守。大沽炮台失守以后,沿线的清军和义和团继续进行抵抗,但最终由于武器装备落后、清军纪律涣散、战斗力不强等多种原因而失败,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由于大沽炮台是从天津大沽口进入京师的屏障,列强不想遇到任何抵抗,所以要拆除大沽口炮台。从此以后,列强从天津进入京师如入无人之地,大清连自己的京师安全都无法保障,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说起天津的大沽口炮台,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回忆都不是十分美好。在这里不仅留下了中华儿女抵御外寇的决心,也让后人记住清王朝丧权辱国的警醒。
1900年7月14日,天津城陷落。根据《辛丑和约》条款规定:要夷平大沽炮台。至于八国联军为什么要求要夷平大沽口炮台。里面是有很多原因的。
对大清王朝的羞辱
就如同4.5亿两白银赔款一样。当时中国人口4.5亿。辛丑条约要求清***赔款4.5亿两白银。是对清***的一种羞辱。那么说到夷平大沽口炮台,更是对清***的羞辱。
方便其以后的侵略
大家要知道大沽口炮台位于塘沽海河入海口南岸,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有“津门屏障”之称。而天津又作为北京的屏障。将大沽口炮台拆毁即相当于天津渤海海域不设防,此后欧美各国进入北京将不再受到海岸线上的抵抗,清帝国的首都无防备地向外界开放。同时在攻陷大沽口炮台的时候,清军的战斗力以及装备让八国联军惊艳。
当时八国联军占领大沽口后。清点了清军的军械库,在军械库中发现了大量的崭新的克虏伯大炮、毛瑟枪和***。可以看到,在当时从军备上来说清军已经拉近了和列强的差距。同时,大沽口炮台守军的英勇抗击也给八国联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所以说,夷平大沽口炮台会更方便以后的侵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沽口炮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沽口炮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qoyqls.cn/post/70612.html